学习交流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学习交流 > 正文
学习交流
塑造人才引领发展新动能
2022-11-11  点击:[]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把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部署,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明确要求,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航向、注入了强大动力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,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  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,以更大力度服务国家战略部署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,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。安徽具有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化的独特优势,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、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地安徽,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推进,拥有216家“国字号”创新平台。近年来,针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身定制人才“10条”,制定实施国家实验室人才“18条”,持续加大资金投入,为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撑。下一步,安徽将聚焦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,依托“国字号”平台,更大力度引育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实施江淮战略帅才计划。着力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,充分发挥其在重大项目领衔、科研资源整合、重大决策咨询等方面作用。建立完善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,组织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专项,在人才梯队、科研条件、管理机制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。优化央地联合培养机制。持续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,推进与中央驻皖单位联合开展人才培养、平台创建、科研攻关,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,积极引入大院大所大企以及科研团队等在皖设立研发平台。建好用好高能级平台。充分调研掌握国家实验室、国家科学中心、大科学装置等人才需求,依托人才平台先行先试一批突破性政策,提升平台聚才能力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在北京、上海等地设立人才工作站,加快承接先发地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资源外溢。

  大力培育产业人才队伍,以更实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,迫切需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为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。近年来,安徽坚持人才引领驱动,围绕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,加快实施重点人才工程,扩容升级省引才计划、特支计划、“115”产业创新团队,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、产业链深度融合,全省专利授权量、发明专利授权量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提升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年均增长10%以上。下一步,将聚焦建设规模宏大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,坚持以市场导向、企业需求为牵引,不拘一格引才育才用才,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动力支持。精准制定引才目录。围绕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施十大新兴产业人才引育专项,“一链一策”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,适应制造业翻番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发展需要,靶向引进产业人才。大力推动产才融合。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进程,创新“产教融合”培养方式,推动省属高校加强“新工科”建设,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、新兴产业相匹配,培养壮大产业急需的“生力军”人才。实施“新徽商”培育工程、“徽商薪火”传承行动等,深化万名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和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,每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万人次以上。推进“皖工徽匠”培育行动,培养一批特色技能人才。构建人才发展雁阵。按照全省人才发展总体布局,发挥合肥国家人才平台“试验田”作用,优先在税收优惠、编制管理、绩效工资等方面探索改革,吸引培育高精尖缺产业人才。在皖北、皖江、皖西、皖南分别建设区域人才强市,在县区、高校院所、企业等打造一批特色人才中心,培育一批人才强县、强校、强院、强企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

 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以更高效率服务人才创新创业。体制顺、机制活,则人才聚、事业兴,只有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,实施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,才能让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。近年来,安徽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,先后出台了3个版次的安徽人才“30条”,印发省委人才《决定》,各地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贯彻措施,打造了编制周转池、人才“八免”评价等改革特色品牌,形成了上下呼应、相互衔接的制度矩阵。下一步,将聚焦真心爱才、悉心育才、倾心引才、精心用才,持续深化改革举措,积极回应人才关切,充分激发人才活力,进一步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。推进人才放权松绑。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作用,开展赋予人才“引育留用管”自主权试点,在重点大学、一流科研院所、领军企业等推行人才引进推荐认定制。完善“揭榜挂帅”“定向委托”等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,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,健全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、最大限度管控风险的试错机制。完善人才评价机制。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和项目,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,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、能力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探索研究制定特殊人才评价办法。深化唯“帽子”治理,避免给人才贴“永久性”标签、以帽取人、按帽论价等不良倾向。优化人才精准服务。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,重塑人才服务流程,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,编制各层次人才服务清单,提升服务精准度和针对性。强化金融支持服务,撬动引导社会化资本支持人才创新创业,全面推广“人才贷”。推动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互通共享,建成省“一站式”人才服务平台,形成人才诉求“一窗受理”、人才服务“一站供给”、人才发展“一帮到底”的服务闭环,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

(作者系安徽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 丁向群)

学校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 邮编:710124 版权所有@易游手机版app,易游(中国) 技术支持:网络信息化中心  ICP备案号:陕ICP备13005374号-4 陕公网安备 61011602000474号